宽大正面的进攻,好处是正面大,兵力悉数同时扑到一线,声势浩大,坏处是缺乏纵深和后备,不能持久。
李续宜的部队,原本驻扎在后,为“游击应援”之师,同时策应攻桐城的多隆阿和攻安庆的曾国荃,兵力为1万人。
在陈玉成到来前,桐城守军就采取了修筑石垒的战法来抵抗多隆阿,但多隆阿在漫长的作战中已经找到了“以正兵攻垒,以骑兵策应”的战术,屡屡攻破这些石垒!
从陈玉成的角度来看:敌人的兵力远不如自己,总共就这么点人,如今发起如此声势浩大的进攻,看起来似乎就是主力来攻了!
与李续宜部不同,多隆阿并没有以陈玉成的石垒为主要攻击目标,而是“横冲直撞,杀贼殆尽”,以太平军有生力量为主要攻击目标!
陈玉成亲率小左队和孙葵兴部两路骑兵,奋力反。
在太平军筑垒时1.80英雄合击,清军发动三路进攻,能战而胜之,然后安然返回而未经大战,足见陈玉成“筑垒联营”的体系反应是迟钝的!
然而,对陈玉成来说,虽然此时他的任务是要西征武昌,而且,他对此策的态度是积极拥护的,但是,当时,清军在皖北的部队众多,且分布范围极大,如果不能给敌人以有利打击,那么,将来陈玉成西征武汉的后方将阻塞!
太平军为了解安庆之围,定下了围魏救赵之策:陈玉成、李秀成,兵分两路,从大江南北合击武昌,以迫使湘军撤安庆之围。
显然,弱敌虽弱,但是,只要敌人肯守,陈玉成就只有打攻坚战,而此时的陈玉成,并没有安心攻坚的条件!
陈玉成在望鹤墩修筑营垒时,多隆阿继续其“以正兵攻垒,以骑兵策应”的战法,兵分三路出战,以骑兵扑击,再次击败了太平军!
在太平军修筑的众多营垒中,望鹤墩之垒算是重点经营的几个之一,清军如此都能大胜而归,可见对付其他石垒更是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