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天色晦暗,新墙河畔的风夹杂着泥土与火药味。日军第6、第13师团兵临新墙河北岸,几十门重炮齐鸣,炮弹在河边炸出一道道深坑。
日本人的算盘打得很响:拿下长沙,消灭第九战区的主力,逼国民党低头,早日“解决中国事变”。于是,他们集结了10万精锐,气势汹汹地扑向长沙。
1939年9月,冈村宁次亲自指挥10万大军,兵分三路,向长沙发起进攻。他们的战术很简单:分进合击,长驱直入。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已经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湖南瞬间成了抗战的前线。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它不靠长江大河,也无坚不可摧的城墙,却成了日军40万精锐的噩梦。三年,三次会战,11万日军最终化为黄土。
然而,对面的中国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察觉到日军的下一步行动之后,果断采取了“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策略,准备在长沙城下与日军决一死战。
桥头阵地上的中国第52军第2师官兵全神贯注,子弹上膛,呼吸急促。这是一次生死对决,他们知道,守住这道防线,才能让长沙有喘息的机会。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座城会成为他们的噩梦。三年间,日军三次进攻长沙,三次被打得灰头土脸,最终只留下11万具尸体,狼狈逃窜。长沙,成了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
这座城,究竟何以成为中国抗战的标志?今天,我们穿越战火纷飞的岁月,走进长沙,走进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轰!”一阵爆炸声。
1939年,长沙城外。日军枪炮轰鸣,誓要攻破中国最后一道防线,摧毁重庆政府的抗战意志。谁也没料到,这座城,竟然成为中国抗战有史以来最坚固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