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郭汝瑰的这份作战方案不仅有可取之处,而且很有可能会在锦州这个东北的大门口引发一场近百万兵力的大混战,而且还是一场胜负难料的大混战。
因为廖耀湘虽然下辖有五个军之多,其中也不乏有新1军和新6军这样的“五大主力”,但在东北作战多年,过去那些精锐老兵已经消耗殆尽。
同时,在判明东野主力在辽西的时候,长春守军也应立即南下突围,沈阳守军还可以北上接应长春守军。
而且,由于美援此时已断,那些美式装备早已经临近或过了使用寿命。为了能让装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作。
要知道,以蒋军当时的空运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继续向长春空投给养。若把这一部分运力解脱出来,改用于支援锦州和沈阳,对接下来的战事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卫立煌虽然是嫡系,但自来就是嫡系中的杂牌儿,手中没有任何一支基本部队,仅有的一支能听线军,战斗力又过弱,对其他部队的指挥根本无法做到如臂指使。
从沈阳撤退据守锦州,是蒋氏念念不忘的战略,也是蒋氏为了摆脱东北危局所采取的仅有的一个正确的应对之策了。
即便未能达成战略意图,那沈阳守军主力也可以与锦州守敌会合,顺势退入锦州,守住华北进入东北的北大门。
对郭汝瑰的两个预案,卫立煌不置可否,两方达成的仅有共识就是在9月27日,空运郑庭笈的第49军到锦州,并让“参谋总长”顾祝同陪同他回沈阳指挥作战。
如此一来,东野在辽西地区的兵力和火力上均不占优势,要想打一场歼灭战很难,就更不要说伟人提出的战略构想“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了。
他认为,像郭汝瑰这种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来制定作战计划的人,根本不了解辽西的地形和当时蒋军各部的实际情况。